良好操作规范发展简介  
  良好操作规范(GMP)是政府强制性的食品生产、贮存卫生法规。70年代初期,美国FDA为了加强、改善对食品的监管,根据美国食品药物化妆品法第402(a)的规定,凡在不卫生的条件下生产、包装或贮存的食品或不符合生产食品条件下生产的食品视为不卫生、不安全的,因此制定了食品生产的现行良好操作规范(21CFR part 110)。这一法规适用于一切食品的加工生产和贮存,随之FDA相继制定了各类食品的操作规范,如:
  21  CFR  part  106   适用于婴儿食品的营养品质控制
  21  CFR  part  113   适用于低酸罐头食品加工企业
   21  CFR  part  114   适用于酸化食品加工企业
  21  CFR  part  129   适用于瓶装饮料
  在加拿大,卫生部(HPB)按照《食品和药物法》制定了《食品良好制造法规》)(GMRF)。
  CAC制定了“食品卫生通则”【CAC/RCP1-1969 Rev.3(1997)】及一些食品生产的卫生实施法规。
  欧盟的食品卫生规范和要求包括六类:
  对疾病实施控制的规定;
  对农、兽残实施控制的规定;
  对食品生产、投放市场的卫生规定;
  对检验实施控制的规定;
  对第三国食品准入的控制规定;
  对出口国当局卫生证书的规定。
      在我国根据国际食品贸易的要求,于1984年由原国家商检局首先制定了类似GMP的卫生法规“出口食品厂、库最低卫生要求”,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强制性的卫生规范。到九十年代初,在“安全食品工程研究”中,对八种出口食品制订了GMP。
      根据食品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对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提高,“出口食品厂、库最低卫生要求”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,经过修改,于1994年11月发布了《出口食品厂、库卫生要求》。在此基础上,又陆续发布了9个专业卫生规范:
        出口畜禽肉及其制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罐头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饮料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茶叶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糖类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面糖制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速冻方便食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  出口肠衣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
      1988年和1991年,我国颁布了15个食品加工企业卫生规范:
        罐头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0-88
        白酒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1-88
        啤酒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2-88
        酱油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3-88
        食醋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4-88
        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    GB8955-88
        蜜饯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6-88
        糕点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8957-88
        乳品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12693-90
        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GB12694-90
        饮料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12695-90
        葡萄酒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GB12696-90
        果酒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12697-90
        黄酒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12698-90
        面粉厂卫生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GB13122-91
  1999年又颁布了“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”SC/T3009-1999  |